首页 > 小儿肥胖

小儿肥胖(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健康,且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当今大部分公共健康问题的根源。目前不仅是发达国家及大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病率持续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包括我国及农村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也有增加趋势,在我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已高达10%以上。

疾病名称 : 小儿肥胖 英文名称 : obesity
疾病别名 :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小儿肥胖症,儿童单纯性肥胖
发病部位 : 全身 就诊科室 : 儿科,营养科
关键症状体征 : 食欲旺盛,易疲劳,呼吸浅快
多发人群 : 男童 治疗方法 : 对症治疗,饮食治疗,运动疗法
治疗费用 : 相关药品 :
相关手术 : 常见疾病 : 普通疾病

病因病理

一、病因

1、能量摄入过多

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食物的种类和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快餐、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增多,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儿童肥胖。另外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増多。

2、活动量过少

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

与环境因素相比较,遗传因素对肥胖的作用更大。目前研究认为,人类肥胖与600多个基因、标志物和染色体区域有关。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约为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4、其他

如进食过快,或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进食。

二、病理生理

引起肥胖的原因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1年和11-13岁三个阶段,若肥胖发生在这三个时期,即可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性肥胖,治疗较困难旦易复发;而不在此脂肪细胞增多时期发生的肥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数目正常,治疗较易奏效。肥胖患儿可有下列代谢及内分泌改变

1、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 肥胖儿对外界体温的变化反应较不敏感,用于产热的能量消耗较正常儿少,使肥胖儿有低体温倾向。

2、脂类代谢 肥胖儿常伴有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増加,但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故以后易并发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胆石症等疾病。

3、蛋白质代谢 肥胖者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易发生痛风症。

4、内分泌变化 内分泌变化在肥胖小儿较常见

(1)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总T4、游离T4、总T3、游离T3等均正常,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也正常,但发现T3受体减少,被认为是产热减少的原因。

(2)甲状旁腺激素及维生素D代谢:肥胖儿血清PTH水平升高,25-(OH)D3及24,25-(OH)2D3水平也增高,可能与肥胖的骨质病变有关;

(3)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肥胖儿血浆生长激素减少;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消失;在低血糖或精氨酸刺激下,生长激素分泌反应退钝。但肥胖儿IGF-1分泌正常,胰岛素分泌增加。对生长激素的减少起到了代偿作用,故患儿无明显生长发育障碍。

(4)性激素的变化:女性肥胖患者雌激素水平増高,可有月经不调和不孕;男性患者因体内脂肪将雄激素芳香化转变为雌激素,雌激素水平増高,可有轻度性功能低下、阳痿,但不影响睾丸发育和精子形成。

(5)糖皮质激素:肥胖患儿尿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及皮质醇均可増加,但血浆皮质醇正常或轻度增加,昼夜规律存在。

(6)胰岛素与糖代谢的变化:肥胖者有高胰岛素血症的同时又存在胰岛素抵抗,致糖代谢异常,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展开]

详细症状体征

1、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且男童多于女童。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明显肥胖儿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故肺泡换气量减少,造成低氧血症、气急、发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2、体格检查可见患儿皮下脂肪丰满,但分布均匀,腹部膨隆下垂。严重肥胖者可因皮下脂肪过多,使胸腹、臀部及大腿皮肤出现皮纹;因体重过重,走路时双下肢负荷过重可致膝外翻和扁平足。女孩胸部脂肪堆积应与乳房发育相鉴别,后者可触到乳腺组织硬结。男性肥胖儿因大腿内侧和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可隐匿在阴阜脂肪垫中而被误诊为阴茎发育不良。

3、肥胖小儿性发育常较早,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由于怕被别人讥笑而不愿与其他小儿交往,故常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

[展开]

检查化验

1、肥胖儿童常规应检测血压、糖耐量、血糖、腰围、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

2、根据肥胖的不同程度可能出现其中某些指标的异常,严重的肥胖儿童肝脏超声波检查常有脂肪肝。

[展开]

鉴别诊断

与继发性肥胖症鉴别,除外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或因使用药物所引起的肥胖。从病史、症状体征、化验可以鉴别。主要鉴别点:上述疾病是病理性疾病,单纯肥胖症是生活方式疾病。  

1、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及丘脑下部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男性生殖腺功能低下以及糖尿病患儿均有肥胖表现,但各种内分泌疾病还各有其特点,易于鉴别有关内分泌和代谢的病理改变,不是单纯肥胖症的早期表现,更不是原因。糖耐量曲线,据此可将其与经常在肥胖者身上常见到的功能性高胰岛素血症相区别。如疑及内分泌疾病的可能,可结合病情做内分泌功能检查、头颅X线摄片、眼底检查等。在肥胖儿童中还可见血浆免疫球蛋白、补体C3和C4及淋巴细胞T和B的数目均低于非肥胖儿童,同时可见血浆铜、锌水平处于亚临床水平缺乏经用补充锌和铜的制剂后有所改善。月经初潮在肥胖女孩明显早于同龄非肥胖女孩。  

2、伴有肥胖的综合征  

如Prader-Willi综合征,以肥胖、肌张力低下、矮小、手足均小、智能低下、生殖腺发育不全、斜视等为其主要症状。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有肥胖、智能低下、视觉障碍、指趾畸形等症状。  

3、其他  

当生长障碍或身体活动量少、能量需要减少时亦可发生肥胖,如患骨骼或神经系统疾病时,长期卧床等。  

[展开]

并发症

长期肥胖的小儿还会发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严重肥胖者可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偶见极度肥胖儿的体重高达标准体重的4~5倍,由于脂肪过多,限制胸廓和膈肌的动作,引致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形成低氧血症,并发红细胞增多症,出现紫绀,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疋氏(Pickweckian)综合征,可引致死亡。

[展开]

治疗用药

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步下降。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药物治疗效果不很肯定,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严重,不宜用于小儿。

1、饮食疗法

鉴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以及肥胖治疗的长期性,故多推荐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高微量营养素、适量纤维素食谱。低脂饮食可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脂肪储备,但也会使蛋白质分解,故需同时供应优质蛋白质。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后会强烈刺激胰岛索分泌,从而促进脂肪合成,故必须适量限制。适量纤维素食物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儿产生饱腹感,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且热能低,故应鼓励其多吃体积大而热能低的蔬菜类食品,其纤维还可减少糖类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萝卜、胡萝卜、青菜、黄瓜、番茄、苹果、柑橘、竹笋等均可选择。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减肥具有重要作用,如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过饱,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减慢进食速度、细嚼慢咽等。不要经常用食物对儿童进行奖励;父母、兄弟姐妹及同伴建立平衡膳食、健康饮食习惯,多尝试新食物。

2、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肌肉发育。肥胖小儿常因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愿锻炼,可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有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尤其注意饭后不要立刻坐下来看电视,提倡饭后参加家务和散步,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

3、药物治疗

一般不主张用药,苯丙胺类和马吲哚类等食欲抑制剂以及甲状腺素等增加消耗类药物对儿童均应慎用。

[展开]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

● 儿科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治疗小儿肥胖哪家医院好 查看